close
【該如何消除自我的緊張焦慮感?】
文/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臨床心理師 凃冠宇
醫師建議林小姐除了服用一些對抗焦慮情緒的藥物之外,同時可與臨床心理師一同練習非藥物的放鬆技巧來對抗焦慮情緒。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後,林小姐靠著日趨熟練的放鬆技巧,除了逐漸減少抗焦慮藥物的依賴,也逐漸重新找回面對緊張情境時的控制感,而當藥物及非藥物的方式同時進行時,苦惱已久的身心症狀也逐漸獲得改善。
其實每個人都會有緊張焦慮的時候,緊張時身體會呈現備戰狀態;當情緒強度過強、出現頻率過於頻繁或是持續時間過久時,就可能出現令人困擾的生理和心理症狀。臨床心理師凃冠宇建議民眾,當感覺有緊張情緒時,可藉由腹式呼吸或漸進式肌肉放鬆法來幫助我們調整焦慮情緒。腹式呼吸是以鼻子吸氣,心中默數3秒,想像將空氣吸到腹部而隆起;吐氣時,以吹口哨般地噘起嘴唇後慢慢吐氣,心中默數6秒,此時腹部消下去,藉由這技巧放慢呼吸速度來幫助我們回到正常的呼吸節奏,緩和緊張的感覺。
漸進式肌肉放鬆則是藉由主動繃緊身體某部位的肌肉後,肌肉會自然放鬆的原理,去感受緊繃轉變為放鬆的肌肉,讓緊張壓力隨之而解,往後當察覺到自己肩頸肌肉緊繃時,試著以此方法去放鬆,如此可減低因緊繃過久而酸痛的機會。放鬆技巧像是練武功一樣,剛開始威力不大,但如果能持續練習,這套對抗緊張情緒的武功威力將會越來越有用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