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新生報更新日期:2010/08/06 00:07 【記者蘇湘雲/綜合外電報導】 
   

    每天喜歡拖到凌晨兩點才睡覺的人,小心心臟抗議。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動物研究發現,
凌晨兩點後才入睡容易打亂生理時鐘,對身體脂質新陳代謝帶來嚴重影響,容易增加心臟病風險。
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唐斯泰特醫學中心的穆罕默德‧海珊(M. Mahmood Hussain)也參與研究。
他解釋,太晚入睡、旅行都會讓生理時鐘、身體晝夜節律變混亂,導致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濃度增加,
三酸甘油脂是血液裡的脂肪酸,濃度過高容易引起心臟疾病。
穆罕默德‧海珊表示,研究時,老鼠分為兩組,一組作息正常,另一組作息晝夜顛倒,結果顯示,
作息正常的老鼠三酸甘油脂濃度一天只會升高一次,而作息顛倒的老鼠三酸甘油脂濃度整天居高不下。
研究人員指出,新陳代謝症候群患者和肥胖者很容易新陳代謝失調,血漿往往帶有高濃度脂質。
而新陳代謝系統負責調控血漿脂質濃度,視情況製造、清除血漿脂質。研究人員發現,生理時鐘
受光照調節,這種調節機制不但和基因有關,也會影響血漿三酸甘油脂起伏。
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「細胞新陳代謝」期刊(Cell Metabolism)。研究人員認為,用藥時機應該
也要跟隨生理時鐘節奏,希望未來可以找到一天最佳用藥時機,幫助控制疾病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好眠寶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